•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 惊魂时刻!小小花生米,差点要了命?

    日期:2021-09-02 来源:​金华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分享:
         

        吃东西的时候你一般都在忙啥呢?看看手机、看看电视、还是和别人聊聊天?那可得小心啦!子曰:“食不语,寝不言。”事实证明这可不仅是餐桌礼仪,更是为了用餐人的安全。
        8月20日中午,张女士(化名)和家人一起吃午饭,一家人有说有笑,气氛融洽。突然,张女士在吃花生米时呛了一下,一粒花生米直溜溜地滑进了她的气管。随即出现了刺激性咳嗽、胸闷胸痛的现象。本以为咳几下就能将花生米咳出,谁知咳了许久,就是咳不出来。眼见张女士面色发紫,呼吸急促,家人急忙带她来我院就诊。
        我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赵美芳为张女士进行了细致检查,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张女士右中间支气管里有异物,管腔变窄。确定了气管里花生米的位置后,呼吸与危重症介入团队与麻醉科医生共同配合为张女士施行了全麻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将花生米顺利取了出来。花生米取出后,张女士的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顿时好转。
        呼吸科盛美玲主任介绍说:气管内环境湿润,花生米膨胀,很难自行咳出。若不及时将气管内的花生米取出,很可能会造成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后果不堪设想。呼吸科几乎每月都能收治到这类气管内异物的患者,其中卡骨头的较多。
        误食误吸异物的原因有很多,但吃东西时大声说笑是最主要原因。因为在大笑或大声说话的同时,人体的声门是张开的,稍不留神就会把嘴里的食物误吞到气道内,轻则剧烈咳嗽,重则阻塞呼吸甚至引起窒息。
        盛美玲主任提醒大家:进食时应尽量细嚼慢咽,食用细软的食物,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最好能做到食不言,以防误吸误呛异物。 一旦有异物呛入气管,不能咳出就要立即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以免引发肺部感染或长出肉芽组织。治疗得越早,治疗难度越小,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创伤也越小。

        医生建议:遇到异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的紧急情况,除了紧急拨打120电话以外,在等待的时间里,建议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抢救。

                                             

                                                          知识链接  •海姆立克急救法•
    患者为婴幼儿
        救护人取坐位,让儿童背靠坐在救护人的腿上,然后,救护人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上方挤压患儿的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或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剑突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当患者为年龄稍大的儿童或成人
        若患者意识清醒,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气流把异物冲出。病人应头部略低,嘴要张开,以便异物的吐出。

     

                                               

    当患者意识不清醒时
        若明确患者是存在气道异物梗阻时,取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两腿分开跪在病人大腿外侧地面上,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并将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咽喉异物被冲出;若不清楚患者是否存在气道异物梗阻,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开始高质量心肺复苏,首先进行胸外按压,每次给予呼吸急救时,将患者嘴尽量打开,查找异物,若未发现异物继续心肺复苏。

                                                  


    当自己是患者,且四周无人时
        紧急自救时,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说不定能救人一命!你,学会了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