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 使用这些药物后不能晒太阳,小心药物光敏反应

    日期:2023-11-02 来源:​金华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分享:
         

      夏日阳光强烈,紫外线强度高,容易晒伤皮肤,做好防晒是必备措施。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有一种药物反应叫“光敏反应”,在使用这些药物后也是需要防晒的。那什么是药物光敏反应?哪些药物会引起光敏反应?如何避免药物光敏反应?发生光敏反应后怎么办?  

                                

    何谓药物光敏反应?

       药物光敏反应是指有的人使用某些药物后, 在外出活动接触阳光后,皮肤出现刺痛感、红肿、发热、瘙痒、小水泡、疱疹等, 或类似于日晒斑、日光性皮炎的症状。 

                                 

       发生光敏反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机体使用过具有光敏感性的药物或食物;二是接受了一定量的日光照射。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本来无害的药物可以转变为对细胞有毒性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直接破坏或杀死皮肤细胞。 

    药物光敏反应的分类和区别 

       光敏反应包括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两大类。

       光毒反应:反应的强度与光敏感药物浓度和光照射时间、强度有关,一般首次用药后,经光线照射,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生。暴露在日光下的皮肤可出现红肿、水疱、紫癜、丘疹、风团以及色素沉着等。 

       光变态反应:反应发生与药物有关外,还与遗传、过敏体质或免疫系统有关。小剂量光照或微弱阳光即可引发反应,一般在用药后,有一定的潜伏期(1-2天)后才会发生。症状可发生在全身,不仅仅是光照部位,主要表现皮肤出现湿疹样皮疹、风团、剥脱性皮炎、紫癜等。这类反应持续时间较长,可发展成慢性、持久性光敏反应。 

       虽然两者有所不同,但实际在临床上区别两者较困难。可能同一患者最初可为光毒反应,之后可转化为光变态反应,或者两者反应同时存在。 

    会引起光敏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1.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培氟沙星等);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等);抗真菌药(灰黄霉素、伏立康唑等)等。

       2.解热镇痛药: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布、萘普生等。 

       3.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4.精神类药:氯丙嗪、氟西汀等。

       5.抗心律类药:胺碘酮等。

       6.抗肿瘤类药:甲氨蝶呤、长春新碱、表柔比星、索拉非尼、伊马替尼等。 

       7.降压药:硝苯地平、氯沙坦、卡托普利等。 

       8.降糖类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等。

       9.降脂类药: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10.维甲酸类药:维A酸片、维A酸软膏、阿维A胶囊、阿帕达林凝胶等。 

    如何预防药物光敏反应? 

       1.有光敏反应史的患者就诊时应提前告知医生,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2.用药前,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有无“光敏反应”提示。在使用光敏性药物期间及停药5日内,应避免接触阳光及紫外线。 

       3.易感人群在使用光敏反应药物期间,应特别注意皮肤防护,外出时可戴上遮阳帽或撑遮阳伞,并涂上防晒霜,穿长袖长裤出门。

       4.调整给药时间,避免日光照射。如在晚上睡前给药,可以减少光照量以保证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减少光敏反应的发生。

       5.用药期间少吃富含光敏性物质的食物,如芹菜、香菜、油菜、柠檬等,这些食物会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加药物光敏反应的发生风险。 

    发生光敏反应后,如何应对? 

       已发生光敏反应的患者,在皮肤出现麻刺感或红斑时,应停用该药并避光,在红肿发热部位给予局部冷敷,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症状未消失时及症状消失后5日内,仍不能接受太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以免再次发生光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