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 会消失的胆囊结石-药物性结石

    日期:2024-02-28 来源:​金华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分享:
         

      大家都知道,胆囊结石形成后基本不会自行消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结石一般只会越来越大。但部分人群在复查时却发现结石神秘消失了,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可能为药物性结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药物性胆囊结石?

      药物性胆囊结石, 顾名思义,就是指由某类药物导致机体产生了位于胆囊内的结石。药物性胆囊结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在停药后结石可能会自行消退。

    哪些药物可导致药物性结石?

      1.头孢曲松:应用头孢曲松后,约45% 的药物以原形随胆汁排泄,当头孢曲松在胆汁中的浓度达到过饱和时,会与胆汁酸分泌的钙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物,诱发胆石症,是临床上最多见的药物性结石。

      2.雌激素:如避孕药。雌激素能直接影响肝胆功能,可使胆汁合成减少、胆固醇分泌增多,同时影响胆囊的收缩和排出胆汁的功能,从而形成胆结石。

      3.甾体类抗炎药:因其代谢物经过胆囊排泄,故可在胆管中形成结晶(即结石前体)。

      4.潘生丁(双嘧达莫):该药绝大部分从胆汁排泄,长期服用潘生丁可形成不溶性物质,沉淀于胆囊胆汁中,促使胆石形成。

      5. 全胃肠外营养药(TPN):由于应用TPN 者大多胃肠道功能差,胃肠道缺乏食物刺激,导致胆管收缩不良致使胆汁淤积,长期应用后可发生胆汁淤积和胆石症。

    头孢曲松所致胆囊结石

      头孢曲松钠,因抗菌谱广、毒副作用小、半衰期长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 头孢曲松钠在体内不能被分解代谢,绝大部分经肾脏排出,部分随胆汁一起排出。由于胆囊对胆汁浓缩作用,导致其在胆囊内的浓度显著升高,超过饱合度之后,它就与胆汁中的钙盐成分结合,形成所谓的“胆囊结石”,如果在此时进行超声检查,就能发现胆囊腔内有强回声团存在,也就是我们说的“结石”。

                                        

      随着患者药物停用,胆汁内头孢曲松钠浓度的减低,那些之前与钙盐结合的头孢曲松钠会重新溶解,并随胆汁排出,胆囊腔内的强回声团亦随之消失,就出现了我们之前提到的消失的胆囊结石情况。

    药物性胆囊结石特点

      皆有药物应用史,近期突发不伴有胆囊炎的胆结石,声像图显示结石状态、大小及数量变化较大,出现“三快”征象,即结石形成快、碎解快、消失快。药物性胆囊结石出现时间:最快在用药后 20小时出现。药物性胆囊结石消失时间:最早在停药后 5 天,最迟停药后 6 个月,大部分在停药后 2 周内消失。

                                         

    小结

      药物性胆囊结石其“会消失”的特殊性对医生而言,往往意味着重大的安全隐患,让人防不胜防。 临床及影像科医生应提高对药物性胆囊结石的认识,遇到新发胆囊结石患者,应详细询问患者近期药物使用史,以便进一步确诊。

      对于患者,如果之前没有胆囊结石病史,最近检查突然发现有结石存在,不要着急“来一刀”,先想想自己近期是否有使用过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的情况,如有要主动告知医生。

      总之,对无胆囊结石病史且近期使用过类似药物的患者,建议先进行定期超声随访,观察结石变化及消散情况,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及手术治疗。短期复查是区别药物性结石还是传统意义上胆囊结石的关键。 

                                          【特别声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