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新闻聚焦
  • “中年脑梗”背后的隐形杀手—不被重视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日期:2019-02-01 来源:​血液科
    分享:
         

      来金华工作定居已经5年的山西渭南马先生在家休息时突发左侧肢体乏力,头晕明显,遂来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经检查颅脑MRA“右侧顶枕叶、放射冠、基底节区及丘脑急性脑梗塞伴右侧顶枕叶少量出血”。但马先生才47岁,既往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为什么就发生脑梗塞了呢?

      脑梗的“元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神经内科住院后,经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晓翔完善检查发现了端倪,马先生的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异常升高,请血液内科高新芳主治会诊后考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可能,予对症治疗后转至该院血液科住院,进一步行骨髓常规提示:巨核细胞量中等,成簇血小板增多。JAK2基因:15%突变。最终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后予“干扰素”治疗并予改善循环、调脂、稳定斑块等治疗后,肢体乏力及头晕情况明显好转并出院,随后定期回院随诊评估病情。

      为什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会引起脑梗?心梗?

      马先生在血液科住院期间的管床医师是血液科的住院医师胡姗姗,她说:脑梗塞、心梗塞大多是由于血管血栓形成所致,而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 血管内(多数为小 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液供应障碍的病理过程。

      临床上最常见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典型的 “三高”没控制好会导致血液粘稠,引发血栓性疾病,今天介绍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常常因“高数量高水平的血小板”导致血液粘稠也成为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不被重视的话就成了“隐形杀手”。

      什么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另据该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黄黎主任介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MPN是血液科一类常见病,是分化相对成熟的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不断地克隆性增殖所致的一组肿瘤性疾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骨髓纤维化等。多中年起病,起病隐匿,初发症状可谓“千变万化”,可表现为脑梗、心梗、阴茎异常勃起、腹部不适等多种多样的症状,首诊多不在血液科,但多有血常规的异常表现,在当今社会,居民体检已经广泛普及,但血常规的部分指标异常却常常不被重视,最后因“脑梗”、“心梗”等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来院才被发现。一般来说,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值高于450×109/L,就需警惕本病,一旦发现血常规异常,应尽早寻求血液科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